风口上的充电桩:政策支持需要再加码 | 中国汽车报
4月14日上午,国家电网召开2020年全面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项目集中联动开工视频会议,宣布今年计划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,新增充电桩7.8万个,新增规模约为去年10倍。项目分布在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上海、江苏、湖南、青海等24个省(市),涵盖公共、专用、物流、环卫、社区以及港口岸电等多种类型。其中居住区充电桩5.3万个,公共充电桩1.8万个,专用充电桩0.7万个,岸电设施150个。
国家电网新闻发言人王延芳表示:“将重点加强城市公共区域、居民小区、专用市场等重点区域的充电桩设施建设,今年新增充电桩7.8万个,据我们测算可以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超过200亿元。”
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特殊时期,这一消息有望提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信心,对于困境中的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利好。
此前,南方电网公司计划在未来4年以投资或并购方式,投资251亿元投建充电设施,建成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,充电桩38万个,为现有数量的10倍以上。据估算,将有效带动电网建设、元器件及设备制造、运营运维、整车销售与售后服务等相关产业投资2000亿元左右。
近两年来,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层面出台了多项举措,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给予一定的补贴,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。
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长许艳华在接受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采访时介绍,按照国务院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总体部署,中央财政从2014年起已经安排奖励资金45亿元用于地方政府出台的多项支持充电设施发展的政策。这些政策有力调动了社会资金的积极参与,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活跃,促进了充电设施发展。
许艳华表示,目前,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充电设施网络,截至去年底,全国公共桩总保有量超过50万个,私人专属充电桩超过70万个,覆盖400多个城市,江苏、广东、上海、北京等地公共充电桩的建设数量均已超过5万个,车桩比总体水平已是全球第一。
第三,充电桩应该走智能化运营模式,计费方式要明确,并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充电桩的使用率。崔东树建议给充电企业一定的考核支持,使充电企业有动力做市场推销活动,吸引消费者去充电。
调整和加大政策支持、引导力度